云南民族原生音乐纪实
主题:
非物质文化遗产
出版年份:
2004
项目介绍:
精彩收录云南二十个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。横跨二十多年,行程四万公里,未经任何技术处理,以最原始自然的形式呈现。
原汁原味的原生态音乐,每一首都有一个故事,每一首都是一个传说!展现了彩云之南原著少数民族瑰丽多姿的文化色泽,传递着他们生生不息的生命力。来自田间地头、深山老林未经训练的歌者,用浑然天成、不加装饰的自然嗓音,平实的唱出云南人三千年来山林土地间最深沉动人的心声;单纯质朴中满怀真情,在活生生的歌谣里听到活生生的灵魂。这是天地间最美丽、最丰富、最沧桑的音乐传奇!
更多内容
没有相关内容。
该项目包含 18 个音频专辑
-
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,白族有本名族语言,汉字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。白族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。白族的民间音乐主要是民间歌曲、歌舞音乐、大本曲音乐、吹吹腔音乐、器乐等。白族民歌中有一部分比较鲜明地保存着白族民间传统音乐的特点,这些民歌,只要包括白族调、白族小调、叙事歌等。民族:白族主题:非物质文化遗产
-
阿昌族古称“峨昌”,源于古代氐羌人分布在云南德宏的陇川,梁河县。普遍信仰小乘佛教。主要从事农业,以种植水稻闻名,其打铁历史悠久,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。阿昌族最喜欢对唱民歌。村中任何一家来了客人,当晚都要对唱,不限内容,不分老少,都可参加。有时是一寨对一寨,各请高手领唱;有时持续几个夜晚,直到分出胜负为止。民族:阿昌族主题:非物质文化遗产
-
彝族,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少于壮、满、回、维吾尔族居第五。考古、文献和彝文记述的有关材料说明,至少在两千多年前,在云南的广大地区已有彝族先民分布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,彝族人口最众,分布最广,且支系繁多,因而彝族民间音乐极为丰富。不同地区、不同支系的彝族歌谣具有不相同的特色,大体上分为叙事、山歌、情歌、舞蹈歌和儿歌几大类。民族:彝族主题:非物质文化遗产
-
景颇族先民居住在青藏高原南部,唐代称:“寻传蛮”,明清时称:“山头人”。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,一般崇信原始多神,也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。景颇族的歌谣分山歌情歌两种。民族:景颇族主题:非物质文化遗产
页面 |
没有相关内容。